103.7.6.(37)泉州-洛陽橋.JPG

 

「泉州」地處福建東南沿海,與台灣隔海相望,

是閩東南沿海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當時有海濱鄒魯的美譽,為第一批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2013年8月26日,與韓國光洲和日本橫演共同成為首屆『東亞文化之都』。

 

在車上聽著導遊-小王的解說後,我們大致了解福建-泉州這個城市,

此時我們也來到了此次福建之旅的第一個景點處 - 「洛陽橋」,

「洛陽橋」可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樑笩形基礎的開端,

也是蔡襄留給泉州人民的寶貴遺產,也是我國橋樑史上一座真正的豐碑!

103.7.6.(1)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在今泉州市與惠安縣的交界處洛陽江。

古代,這裡是福建與廣東北上的陸路交通要道,

現在仍然是福州、泉州、廈門往來的必經之地。

江面水闊流急,沒有建橋以前,過路人必須乘坐渡船過江;

這裡的大浪滔天,過往渡船沉溺的事故經常發生,

古人爲表達他們能萬無一失地安全過渡的祈願,

特意取名“萬安渡”,後來橋建成了就稱“萬安橋”。

103.7.6.(2)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是中國歷史上一座最偉大的石橋,

這麼巨大的建築工程,牽動了千千萬萬過往行人的感情,

對倡導修橋的郡守蔡襄無不產生敬仰之情,曆代人們竟相歌頌、讚美。

一些建橋時的佳話、事蹟、逐漸被加工爲優美而神奇的神話傳說,在民間廣泛流傳。

103.7.6.(3)泉州-洛陽橋.JPG

103.7.6.(4)泉州-洛陽橋.JPG

 

傳說當年萬安渡口,常有風浪和水怪作祟,每年沉舟很多,溺死人無數。

這一年娘家惠安的蔡襄母親盧氏,在臨盆前從娘家回來,路過萬安古渡,

這時,天已是傍晚了,最後一趟渡船已離岸向江心劃去,

盧氏急忙大聲呼喚,船夫聽到岸上有婦人呼叫,就把船掉頭,讓婦人上船;

之後船又駛至江心,這時忽然風緊浪急,渡船在江心顛簸得厲害,

乘客個個嚇得臉色蒼白,眼看要翻船了,

忽然空中傳來一聲呼喊:“蔡學士在此、水怪不得無禮”,

刹時,風平浪靜,渡船沖開波浪向對岸劃去。

103.7.6.(5)泉州-洛陽橋.JPG

 

全船人都感到慶幸,知道這是托蔡學士的福,

但當船主問遍船所有的人竟無一人姓蔡的,只有一個懷胎的婦女夫家姓蔡,

大家認爲該夫人腹中之兒,將來也許就是蔡學士。

盧氏笑着許願:“如果將來真的生男,長大後官居學士,

                一定叫他在這個地方建造一座橋,以保萬代平安。”

她回到楓亭婆家不久,果然生下一男,取名蔡襄。

103.7.6.(6)泉州-洛陽橋.JPG

 

蔡襄自幼聰明靈利,七、八歲就能熟讀五經。

有一天深夜,蔡襄正在書房内讀書,突然天上傳來陣陣雷聲,令人恐懼,

當蔡襄推開窗戶向外觀看時,見雲中有一個人身雞公頭的巨人,

一手握斧頭,一手捏盤子,不時用斧頭敲擊鑿子,發出震雷的聲音。

103.7.6.(7)泉州-洛陽橋.JPG

 

他正看得入神時,忽見一粒米不知從那裡飛到書桌上,

他撿起那顆米,突然那顆米對他講起話來了:“蔡學士,快救救我。”

原來他是八仙之一的呂洞濱,因犯了天條,玉皇大帝大怒,

派遣雷公來打死他,因此變成一粒米,逃到蔡襄的書房中來了。

103.7.6.(8)泉州-洛陽橋.JPG

 

雷公知道蔡襄將來是學士,擔心打了呂洞濱,會傷蔡襄,掉頭便回天庭複命去了,

呂洞濱見雷公去了,就現出原形,感謝蔡襄救命之恩,並贈送一付筆墨給蔡襄,

叮囑如遇困難,可用這付筆墨寫字,自會逢凶化青,得心應手。

103.7.6.(9)泉州-洛陽橋.JPG

 

大約十年後,蔡襄入京應試,登進士甲科,宋仁宗皇帝見他才華横溢,

又有一手好筆法,便留他在宮中,封他爲端明殿學士,委托他教授太子。

103.7.6.(10)泉州-洛陽橋.JPG

 

蔡襄從老家接來父母,有一次他見母親盧氏流淚,便忙跪在母親膝前問原因,

盧氏把20多年前在萬安古渡許下心願未酬之事說明,

蔡襄答應她一定在皇帝面前請求,到泉州做官,然後籌建那座橋。

103.7.6.(11)泉州-洛陽橋.JPG

 

可是皇帝很器重他,不肯輕易讓他離京,

太子見他悶悶不樂,神色憔悴,就送一罐蜂蜜給他調養,並在禦花園設宴解愁,

蔡襄看到螞蟻在爬,靈機一動,借詞支開太子,他用毛筆蘸着蜂蜜,

在皇帝經常來往的禦花園路邊一顆芭蕉葉上寫了“蔡襄、蔡襄,本府作官”八個大字,

不久芭蕉葉上蘸蜜的地方爬滿螞蟻,組成了八個字。

103.7.6.(12)泉州-洛陽橋.JPG

 

後來皇帝走過來,蔡襄忙轉入蕉樹後,

仁宗皇帝見芭蕉葉上螞蟻組成字,感到驚異,

不禁脱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

蔡襄連忙閃出來,跪在皇帝面前說:“謝旨隆恩”。

仁宗皇帝一時弄不清是怎樣一回事,

蔡襄便把母親20多年前的許下的心願,奏禀聖上,仁宗很受感動,

且已開了金口不便挽留,只好命令蔡襄到泉州當知府。

103.7.6.(13)泉州-洛陽橋.JPG

 

蔡襄到泉州上任後,便親自到萬安古渡視察,又貼出興建洛陽橋的告示,

不久,就有數千人趕來建橋,橋工們努力了幾個月,

只因風緊浪急,海潮洶猛,橋基建不起來,蔡襄爲此坐立不安。

103.7.6.(14)泉州-洛陽橋.JPG

 

一天他待在公堂上發愁,忽然想到呂洞濱,

於是用呂洞濱送給他的筆墨,寫成一封給海神的公文,

要求海神幫助擇定下基的日子興造橋基,

他打算差一個人前往海神處投納公文,要求回複。

103.7.6.(15)泉州-洛陽橋.JPG

 

於是召集衙門裡的差役,問誰能下得海 ?

其中有個姓夏名得海的公差,吃酒醉了,迷糊中聽不清事情的要領,

以爲是叫他的名字,就冒冒失失地回答說:“小人夏得海。”

蔡襄即把此事交給他去辦,等到夏得海酒醒,才知惹了大禍,

茫茫遠海,人神鼻途,向哪裡去找海神呢 ?

無法子,上官已命,不敢違抗,只得硬著頭皮,與老婆孩子訣别,

買酒狂飲,身帶公文醉臥在海灘之上,準備潮至時被淹死。

103.7.6.(16)泉州-洛陽橋.JPG

 

不料一覺醒來,潮水退去,摸身邊的公文,竟變換爲另一個信套,

就胡弄地帶著此信向蔡襄交帳,

蔡襄打開一看,裡面只有一“醋”字,别無他話,

蔡襄領會到“醋”字的啟示:選擇在廿一日酉時下石奠基,

屆時果然海水晝夜不漲,橋基就此建成。

103.7.6.(17)泉州-洛陽橋.JPG

 

可是調來的七省錢糧早已花完了,

蔡襄便召集四方的鄉紳,要他們募捐,

但這些守財奴,誰願拿出來捐獻呢?

103.7.6.(18)泉州-洛陽橋.JPG

 

蔡襄爲民造橋一片赤誠的心,感動了南海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騰雲駕霧來到萬安渡相助,

觀音菩薩變成一位豔麗非凡的姑娘,坐在一艘船的船頭上,

宣稱誰能用錢擲到她身上,她就願意嫁給他。

103.7.6.(19)泉州-洛陽橋.JPG

 

那些財主們見到這位美貌絕倫的女子,都垂涎三丈,

紛紛叫家丁們抬著金銀元寶來到江邊,

只見一塊塊金銀元寶象雪片一般飛向船上,

一連三天,卻沒有人能把金銀元寶擲到那位姑娘身上。

103.7.6.(20)泉州-洛陽橋.JPG

 

觀世音菩薩看到滿船的金銀元寶已夠建橋用了,

便叫人把這些金銀送到知府蔡襄處。

不多久,浩大工程的洛陽橋順利竣工了。

103.7.6.(21)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址位於福建省江海匯合處,江潮洶湧,浪濤搏擊,

近千年前的中國橋梁工程師們,就是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

首創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

103.7.6.(22)泉州-洛陽橋.JPG

 

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著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塊,

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

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

爲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

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著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

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别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

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

103.7.6.(23)泉州-洛陽橋.JPG

 

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樑法”,

利用海潮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

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

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中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

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103.7.6.(24)泉州-洛陽橋.JPG

103.7.6.(25)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全部使用當地生產的花崗石建成,全長為540米,

若把兩端橋堤計算在內,則橋全長為834米、寬7米,

巨大的橋體更顯氣勢磅薄、雄偉壯觀,完全可用「飛梁遙跨海西東」來形容。

103.7.6.(26)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有龐大的船形橋墩46座,橋墩兩端砌成尖形,以分水勢;

橋的北端築有橋堤,橋由堤接出有40孔,通過江中小島後,

繼續南展有七孔,接入橋南端橋堤,全橋共有47孔。

103.7.6.(27)泉州-洛陽橋.JPG

 

每孔有花崗石梁七根,每根梁高約50釐米、寬約60釐米、長約11米;

橋面兩旁護以石欄,有石柱500根,石欄長度與橋長相同。

103.7.6.(28)泉州-洛陽橋.JPG

103.7.6.(29)泉州-洛陽橋.JPG

 

此外,還有石獅28隻、石亭七座、石塔九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

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

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

103.7.6.(30)泉州-洛陽橋.JPG

 

我們分別在此和這年代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洛陽橋合影 ~

103.7.6.(31)泉州-洛陽橋.JPG 103.7.6.(32)泉州-洛陽橋.JPG

103.7.6.(33)泉州-洛陽橋.JPG 103.7.6.(34)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在建橋技術和工藝上都有的獨特之處,

最大特點就是首創了「筏型基礎」的橋墩。

103.7.6.(35)泉州-洛陽橋.JPG

 

洛陽橋石碑 ~

103.7.6.(36)泉州-洛陽橋.JPG

103.7.6.(38)泉州-洛陽橋.JPG

103.7.6.(39)泉州-洛陽橋.JPG

 

站在洛陽橋上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古橋樑 ~

103.7.6.(40)泉州-洛陽橋.JPG

103.7.6.(41)泉州-洛陽橋.JPG

 

而後,小磨菇站在洛陽橋邊欣賞橋下停放的漁船。

103.7.6.(42)泉州-洛陽橋.JPG

103.7.6.(43)泉州-洛陽橋.JPG

 

這也就是洛陽橋旁的石獅 ~

103.7.6.(44)泉州-洛陽橋.JPG

103.7.6.(45)泉州-洛陽橋.JPG

 

小磨菇在離開洛陽橋前,替自己留下了倩影。  嘻 ~

103.7.6.(46)泉州-洛陽橋.JPG  

 

在參觀了這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洛陽橋後,

才了解到先人的智慧與才能,也了解什麼是船形橋墩了,

在這裡增廣見聞、受益良多,也聽了好聽的蔡襄神話傳說。   讚啦!

 

 

                                    2014.7.6.在泉州欣賞歷史悠久的洛陽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磨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