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的第一個連續假期-228連假,
第一天,剛好有一波鋒面通過,
造成北部地區有明顯的降雨情況,
而且我家老公還要去公司加班處理事情,
所以,我們只能把握剩下二天的假期了,
還好,第二天的天氣轉晴了⋯⋯
為了不想往南走,把自己塞在車陣中,
我們選擇了往北走,去貓空賞魯冰花。
偶V 說她小時候好像有來過這裏啊!
只是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啦!
沒錯,那時是來體驗搭乘貓空纜車的,
事隔多年後的今天再帶她來貓空這走走,
讓小姐她也能對貓空這有進一步的瞭解,
順便看看季節限定的魯冰花花海美景。
在貓空遊客中心旁的觀景臺
能看見正在行駛中的貓空纜車,
但~我們並沒有想要搭乘的意思,
純粹只是想要讓偶V回味一下而已。
因~時間還早,還不到中午用餐時刻,
所以我們打算先去樟樹步道欣賞魯冰花,
走到「老樟的厝」折返回來再吃中餐;
前往樟樹步道時,馬路邊有幾間商店,
大多都是販賣「茶」相關的東西,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入內參觀選購喔!
走過馬路邊的商店後,繼續往上走,
沒一會兒就可以看見右前方有建築物,
樟樹步道的另一條小徑就是從這進入。
而左邊還有這個造型獨特的「相思炭窯」
窯前有木炭窯解說牌可以了解木炭窯製作及燒製過程。
讓偶V大致了解相思炭窯的資訊後,
我們繼續往樟樹步道方向前進,
以前的豬舍改建成小吃店,古早味十足。
沿途都有清楚的指標,不怕會迷路的。
往步道方向前進時,
還可看見以前的土角厝。
走過土角厝後,就可以連結步道了,
其實樟樹步道有好幾個入口處,
我們走的這個入口叫「上樟湖登山口」,
此步道為親子級,適合一家老小來走走。
樟樹步道是一條平緩無階梯的步道,
長約1.2公里,步道中只有這段有階梯,
因為這段路的坡度較陡才設置的,
沿途設置有涼亭、景觀花海、
水池及農村景觀設施,
步道平緩好走,非常適合親子同遊,
也是貓空最熱門的步道之一唷!
大約步行約五分鐘就可看見魯冰花啦!
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們都在拍照留念,
所以這裡聚集了許多人......
也因為這片金黃色花海太吸引人,
所以,小磨菇也加入拍照的行列啦!😂
也因為這片金黃色的魯冰花,
有太多遊客在取景拍攝,
小磨菇根本就沒辦法好好取景,
只好放棄往下方的彩雲亭前進了,
來到彩雲亭的觀景平台處,
有個像是裝置藝術的玩意可以欣賞,
但~大家好像都是把它當作是背景,
大伙爭相站在作品旁拍照留念。
那...當然也包括我們家的偶V嘍!
彩雲亭前面這1.5公頃的休耕農地,
每年這段時間都會種植魯冰花。
貓空樟樹步道的魯冰花
主要分佈在彩雲亭和明境池一帶。
金黃色的魯冰花花海裡,
還有四隻可愛的動物裝置藝術,
讓魯冰花花海增添童趣。
我們也在此拍照留念~
離開了彩雲亭後,我們繼續往裡頭走,
途中會經過一個「轉轉穀倉」,
轉轉穀倉又可俗稱為「古亭畚」。
古亭畚是依台灣多雨朝溼氣候
發展而成的稻米儲倉,
在此為可旋轉角度的涼亭。
仔細看,涼亭上方是不是很像斗笠啊!
其實原本樟樹步道沿路幾乎都是茶園,
每年冬季,茶葉採收後,
就會廣種魯冰花當做氮肥來源,
主要目的不是觀賞用。
魯冰花又稱為羽扁豆,
因台語叫路邊花,
所以才美化稱之為魯冰花。
魯冰花屬豆科植物,品種源自日本,
正確名稱為黃花羽扇豆,
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根部附有根瘤菌,
能夠吸收利用空氣中的游離氮,
所以栽植魯冰花就相當於是施用了氮肥,
其固氮能力超強,
可在開花後結果的過程中,
就將其犁入泥土中做為高級氮肥,
是有機農業土壤改良的最佳田間綠肥作物。
如一串串風鈴在風中搖曳,
有種純真簡單的感覺。
魯冰花的花期約在每年三月初至三月中旬,
樟樹步道兩旁的魯冰花開花時期,
也正是樟樹步道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季節。
魯冰花有三色:藍紫色、白色和黃色,
而近幾年此處魯冰花皆以黃色為主,
花海裏偶而也有藍紫色和白色的魯冰花。
沿著步道繼續往裡走,
居然還有一片魯冰花花海,
今天的花海似乎範圍更大了些。
正值魯冰花盛開,
黃澄澄的花海美不勝收。
走過茶園的魯冰花花海後,
映入眼簾的是田園風光。
走到這裡的時候,
剛好下方田園裏有人在整理菜園,
看到我們在看她辛勞的工作,
就問我們要不要新鮮的蔬菜啊?
於是...我們就下去「交關」了一下。
這些菜都是有機栽培無農藥的喔!
買了一些菜之後,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前方有棵櫻花🌸樹,
許多遊客都在櫻花樹下拍照留念。
在櫻花樹旁邊有個步道導覽圖可參考
走過田園風光後,進入了林蔭區,
兩旁的樹都長的特高,有遮陽的作用。
走累了嗎?有個涼亭可以坐下來休息。
經過涼亭後不久,就可走到「老樟的厝」。
因步道周邊老樟樹群圍繞而得名的「老樟的厝」
偶V 妳笑場了😂
老樟的厝旁邊還有一個私人的菜園
也因一開始就設定在老樟的厝折返,
所以,我們就只走到老樟的厝,
然後原路返回,準備去品嚐茶料理啦!
但~偶V走回「晃腳亭」時,說她累了,
要求要坐下來休息一下,順便晃晃腳。
小姐她說坐在這裡不晃腳說不過去,
我們只好一起陪她一起晃晃腳嘍!
終於走完預定的路程之後返回貓空站這,
然後再繼續往今日要用餐的餐廳方向前進,
沿路都有許多特別的餐廳可選擇,
但~我們還是選擇上回所嚐鮮的餐廳,
這間餐廳在貓空的風評好也比較有特色,
所以我們想要帶偶V一起去嚐嚐看。
外觀古色古香的阿義師-大茶壺創意茶餐廳,
阿義師的大茶壺餐廳位在一樓唷!
二樓則是另一間餐廳,千萬別走錯了。
餐廳入口處還有餐廳與阿義師的介紹
哇~都還沒中午十二點就那麼多人,
沒預約的我們還能有位子坐嗎?
還好,我們很幸運,順利入內用餐。
進入餐廳時,發現牆上有方便料理包,
意思就是說,如果吃了有喜歡,
就可以買這方便料理包回家吃,
這樣我們這些婆婆媽媽也能當大廚了。
餐廳的座位不少,但~幾乎都有人了,
為了他人的隱私就不照用餐區嘍!
而我們也非常幸運的被安排在窗邊,
一眼即可眺望貓空風景,距離貓纜也不遠,
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見101大樓喔!
肚子餓了,還是先來看看菜單吧!
翻開菜單的第一頁是餐廳的介紹
菜單太多美味的菜色啦!
每一種都想試試看,但又怕吃不完,
最後還是選擇店家推薦的雙人套餐,
再額外多點一份「茶油麵線」,
雙人套餐從湯、菜到飯,
每一道都充滿茶香與創意的菜色。
菜單內還有許多美味料理可以選擇唷!
多人套餐就分成好幾種組合,
有3~4人、5~6人、7~8人或9~10人。
如果您不想要選擇多人料理,
也有單點的料理可以選擇喔!
運用茶與花的「茶與花料理」。
手作山野菜~
拿手家常湯品~
拿手菜海鱻~
拿手熱炒~
酥炸點心~
肉類和主食~
如果不用餐,也可以來泡泡茶喲!
入座即會奉上一壺決明子養生茶,
這茶芳香爽口,剛好用餐前暖胃。
武夷岩茶燻雞腿~
這道是冷盤,燻的味道很夠,好吃,
雞肉切的薄薄的,吃起來不會太膩,
但~只會覺得吃的不過癮,
旁邊的百香青木瓜,配著吃很清甜。
油悶桂竹筍~
原本套餐的組合是和風過貓,
但~我家那倆父女都不喜歡,
只好跟服務員更改為桂竹筍,
換成桂竹筍後,父女超開心。
茶葉炒飯~
粒粒分明的炒飯,將茶元素加入其中,
每粒飯都均勻與茶粉融合著,
上桌後就能聞到幽然茶香,
飯、蛋、肉絲與茶香元素整合,爽口好吃。
玫瑰玉鑽蝦~
配合整盤的紫紅玫瑰花瓣,視覺上很浪漫,
入口也能感受到陣陣的玫瑰花香,
偶V因對蝦過敏,只好我跟老公吃啦!
四季春茶燜豆腐~
雞蛋豆腐嫩,用茶入菜不但不會死鹹,
反而還能增添一種清爽口感,也很下飯。
額外多點的「茶油麵線」~
茶香四溢的麵線還不錯吃,
但~吃完炒飯和那些菜之後,
說真的,肚子還真有點裝不下。
鐵觀音錦菇雞湯~
因為直接放入茶包燉煮,
所以能充分感覺茶香及雞湯的甘甜,
也平衡雞湯常有的油膩問題,
口感順口清爽又無負擔呢!
湯料有非常多的菇類,
杏鮑菇、鴻喜菇等作為提味。
吃飽喝足之後,店家也招待我們茶冰棒喔!
茶冰棒有著濃郁的茶香與口感,不甜好吃!
每道菜的份量都不多,屬於精緻型的,
整體而言,充分感受到以茶入菜的特色,
配合貓空美景,是個用餐賞景的好地方。
順著路往回走向停車的地方時,
路旁有棵櫻花超級顯眼,不想看到都難,
為了想要和櫻花合影,走下步道去了。
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櫻花真的很美
小磨菇也要和櫻花拍張照留念
在好奇心驅使下,往下走去看看,
步道往下延伸,但不知通往何處?
不過,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大台北唷!
因為我們沒興趣再往下走,
再加上這條步道也不知道通往何處,
所以我們並沒有勉強自己去探索,
還是乖乖的往回走比較實在,
走到停車附近,有一整排盛開的杜鵑花,
花開的相當美,讓人不知不覺就停下腳步,
駐足欣賞這美麗嬌豔的杜鵑花。
花海中,看見蜜蜂🐝正忙著採蜜。
貓空位於台北市東南隅,
屬於二格山系範圍,
而貓空被喚做「貓空」,
是因為當地一條大坑溪的河床地形而來,
和貓一點關係都沒有(偶V現在才明白)。
這裡的溪床岩石因岩質軟硬度不同,
被溪水沖刷凹凸不平,
產生許多皺褶孔,即為壺穴;
早期的當地居民以閩南語「ㄋㄧㄠ ㄎㄤ」稱呼,
後來歲月變遷,居民慢慢以近似「貓空」取代,
以上這些資訊是小磨菇在貓空纜車🚡的
遊客服務中心所看到的簡介,
來到貓空遊玩,不仿先到遊客中心看看簡介,
這樣才能讓您對貓空更加的瞭解。
而樟樹步道是一條親子級步道,
相當適合戶外踏青散步和賞花,
現正值一片金黃花序綻放,
魯冰花宛如一串串風鈴,
迎風搖擺,讓人賞心悅目,
周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富含農村意象的牛車、水車及穀倉涼亭等,
漫步悠閒行走之餘,還能回味濃濃的古早農村風情。
貓空-樟樹步道
樟樹步道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三段
交通資訊:
·開車經木柵動物園→指南路→政治大學→沿指南路二段、三段→續行上山即可到達貓空。
·搭乘貓空纜車至貓空站或政大轉乘小10號公車即可到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