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空位於台北市東南隅,屬於二格山系範圍,而貓空被喚做「貓空」,
是因為當地一條大坑溪的河床地形而來,和貓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裡的溪床岩石因岩質軟硬度不同,被溪水沖刷得凹凸不平,
產生許多皺褶孔穴,即為壼穴;
早期的當地居民以閩南語「ㄋ一幺 ㄎㄤ」稱呼這一地區,
後來歲月變遷,居民慢慢以近似的諧音“貓空”取代。
以上這些資訊也是小磨菇在貓空覽車站的遊客服務中心所看到的簡介,
不過也因為有看了這些介紹,才會知道貓空地名的由來唷! 嘻 ~
回想當年貓空覽車才剛開始營運,也來湊熱鬧搭乘覽車體驗看看,
記得那是一個週末的假日夜晚,我們從動物園站來到貓空站,
當時的我們對於貓空這個地方並不是很了解,不知有什麼景點可看,
所以就只有在貓空站前的廣場隨意看看就又搭乘覽車下山了;
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特別安排了貓空一日遊來認識貓空這個山城,
只是這回我們沒有選擇搭乘覽車上山,而是自行開車車上貓空。
我們將車子停放在路邊安全又不違規的地方,
然後再徒步走到貓空覽車站的服務中心去了解貓空這個地方。
下圖是覽車造形的售票亭,但現在已是當做造景好看的裝飾物了。
而這就是貓空站了 ~
在貓空遊客中心旁一處能看見正在行駛中的貓空覽車 ~
我們在遊客中心參考了旅遊建議的步道後,決定先享用中餐後再去遊覽,
於是我和老公在附近找了一家創意茶料理餐廳-四哥的店來填飽肚子,
一進門,就看見自稱是四哥本人的老闆為我們招呼,安排坐位,
四哥老闆詢問我們怕不怕冷,如不怕冷的話,可以坐在窗邊的坐位,
因為這個窗邊的坐位可以一邊欣賞著台北101的美景,一邊享用茶餐料理,
可是今天可是入冬以來的第一波冷風面,山上氣溫只有12度左右,
美景和冷風還真得是有點難以抉擇呀! 後來我們還是選了窗邊的坐位。
即然我們都不怕冷的選擇了窗邊的坐位來用餐,
那麼我們就要來看看四哥的店到底有啥特別的茶餐料理美食囉!
主食的部份有茶葉炒飯、手工小饅頭和茶油麵線最為推薦 ~
涼伴的部份則是有鐵觀音苦瓜、烏鐵醉雞和茶燻雞最受歡迎。
來到貓空這個山城,當然也要來嚐嚐放山土雞湯嘍!
還有放山雞料理可以品嚐看看 ~
三杯系列和炸物 ~
蛋類料理 ~
海鮮料理 ~
山上青菜 ~
熱炒系列 ~
也因為只有小磨菇和老公兩人,能點的餐食有限,所以很快就點完餐了,
等待茶餐料理的同時,我們兩人坐在坐位上看著窗邊山下的美景,
那感覺真得很特別,難怪老四哥老闆會建議我們在窗邊用餐,
只是得忍受這寒風刺骨的冷風吹拂, 但 ~ 一切都很值得。
用餐即送一壼“甜菊茶”品嚐 ~
簡單的用餐餐具 ~
養生又滋補的“茶油麵線”~
吃之前得先拌勻 ~
第一次品嚐的“茶燻雞” ~
外酥內嫩的“炸茶豆腐”~
既然來到了茶香山城,那當然也得嚐嚐道地的茶之料理湯“鐵觀音茶雞”。
四哥告訴我們說這鍋鐵觀音茶雞可是用了半隻的放山雞,
所以不怕我們吃不飽,還可能讓我們吃不完打包帶回家呢!?
這鍋鐵觀音茶雞除了放山雞之外,還放了淮山、花生、紅棗和鐵觀音茶葉,
所有食材不會衝突,反而還有一種淡淡的茶香,非常的清爽且不油膩喔!
冷冷的天,喝上一碗熱雞湯,不僅暖了胃,也暖了身子,真好。
果然如同四哥老闆所說的,在四哥的店不會吃不飽,還會讓你外帶打包呢!?
因為四哥老闆說了,他們的店只有一般份量的菜量,不提供小份量,
是怕很多的料理口感會不好拿揑控制,影響到食物的美味,
所以來這裡用餐最好是多人一同食用會比較有口福可以品嚐到更多茶餐料理。
我們將肚子填飽之後,也該來去走走看看囉!
依照簡介上的介紹,我們選擇了大多數遊客會走的“樟樹步道”,
順著指標的方向走著,在一旁看到了這個特別的窯,
好奇的小磨菇當然是停下腳步來仔細瞧瞧嘍!
這可是小磨菇第一次看到這麼奇特的建築 ~
走到旁邊處看到一個烏漆嗎黑的洞口,往裡頭看去啥也沒有。
反到是在一旁的牆面上看到了這個貓形的木牌子,才知道這是個相思炭窯。
這個洞應該是放置木材的燃燒室吧!
還好在另一邊有個木炭窯製作及燒製過程的識意圖 ~
從這個圖板可以知道燒製過程,讓我們更加了解早期燒窯人的辛苦。
樟樹步道的入口處 ~
樟樹樟湖環狀步道導覽圖 ~
此步道為親子級,適合一家老小來走走。
樟樹步道的起點處,可以隱約看見101大樓豎立在那兒。
走了一小段的步道後,所看見的山林美景。
樟樹步道上的“彩雲亭” ~
步道旁看到的牛車一景 ~
想著自己是個農人,正在趕著牛去田裡耕種。 哈 ~
在牛車旁有個貓形告示牌告訴我們這些遊客,
可以在彩雲亭中,透過明鏡池觀看映照看天空彩霞容顏,
但是我們無法待到那麼晚,所以沒法看見傍晚落日時分的晚霞美景。
明鏡池 ~
小磨菇無法看到落日時分的晚霞美景,但是看見了芒草倒影的美景。
在明鏡池邊拍張照留念 ~
往彩雲亭去看看嘍!
明鏡池裡的裝飾水牛 ~
彩雲亭的觀景台 ~
觀景台前有個水車在運轉著 ~
在彩雲亭的觀景台處拍照留念 ~
從彩雲亭上方看明鏡池全景 ~
一旁有個看板在說“獅球山”的由來 ~
小磨菇很認真的在尋找那獅球山,但怎麼也找不出來。 哎 ~
離開了彩雲亭後,我們繼續往裡頭走去...... 沒想到步道旁都是菜園。
耕耘機亮眼的外型也能點綴這個山林 ~
哇 ~ 這是什麼呀! 真是特別吔!
原來是“轉轉穀倉”~
在小磨菇看了一旁的講解後,才了解這個轉轉穀倉又可俗稱“古亭畚”
古亭畚是依台灣多雨朝濕氣候發展而成的稻米儲倉,在此為可旋轉角度的涼亭。
仔細看,涼亭上方是不是很像斗笠。
在這麼特別的古亭畚涼亭照張相留念 ~
回程時這個轉轉穀倉已被轉向了吔!
其實小磨菇和老公也有嚐試轉轉看,但就是轉不動,
真不知道是那個大力士,居然把穀倉給轉向了,配服呀!
氣溫雖低,但有太陽公公的照耀,還不算冷啦!
走到這裡時,小磨菇看到此景,還真訝異,
在大台北地區也有這樣的田園美景可看,真是出乎意料。
走了許久,終於又有涼亭可以坐著休息一下。
現在已經很難再看見的“土角厝”~
走過田園風光美景的區域後,接著我們要再走向深林之路。
途中的休息涼亭 ~
走了好一會,我們終於走到了樟樹區這兒。
這些樟樹都長得非常高 ~
樟樹的小簡介 ~
因步道周邊老樟樹群圍繞而得名的“老樟的厝”~
“老樟的厝”看起來有點歷史悠久 ~
哈 ~ 小磨菇在老樟的厝前拍張照留念
遠觀樟樹群和老樟的厝 ~
附近人家的菜園 ~
我們也因為時間上的因素,不能再往裡頭走去看看,
所以在老樟的厝這兒就掉頭往回走了。
回程時,小磨菇看到枯枝和湛藍的天空,忍不住拍了下來。
在樟樹步道內,還是有許多的波斯菊花在點綴著這片大地。
走出樟樹步道後沒多久,我們便看見了這個豬舍,
剛開始我們都以為是有真的養豬,走近一看才知道這是個模擬豬舍,
不過也模擬的太像了吧! 讓人仿佛又回到了古早時代呢!
豬舍的小簡介 ~
還有令人懷念的“報天空”吔!
2015.11.26.貓空一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