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酷熱之旅第二天行程規劃遊覽海岸公路沿途著名景點,
有迦路蘭休憩區、水往上流奇觀、金樽遊憩區、三仙台、石門班哨角、
石門遊憩區March洞、新社梯田、親不知子斷崖和大石鼻山步道。
走到台11線157.7公里附近,迦路蘭遊憩區就在眼前,
這裡與小野柳為鄰,原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的廢棄土置場,
經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廢多次規劃整理後,以生態工法開發,
目前已成為相當熱門的遊憩區,
加上每年舉辦的手創市集受到熱烈迴響,
使得迦路蘭遊憩區成為自然與藝術氣息兼備的海岸。
迦路蘭遊憩區的停車位並不是很多,需要一點耐心等待,
我們等了將近十分鐘才順利的將車子停放在停車場內,
從停車場走過來會先看到這間融合觀景台的洗手間,
但通往觀景台的樓梯前放置了三角錐,似乎是不開放。
有兩條魚矗立在海邊,取名為「我的好朋友」的裝置藝術作品,
上面寫道:「歡迎過路的旅者,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旅程!」
這可是利用鐵道枕木完成的作品 ~
看起來像是曼波魚的形像。
這裡還有一個面海的瞭望台 ~
走上瞭望台後,發現整片一望無際的海景近在眼前吔!
左邊遠眺台東山海交界,視野遼闊,自然風光美麗。
這裡的海岸地質,是海蝕風化景觀,礁岩星羅分佈。
清脆的浪濤聲就在耳畔。
這裡視野遼闊,可以欣賞從小野柳、都蘭灣到都蘭鼻的美麗海岸,
晚上因為沒有光害,成為台東人觀星、賞月、聽濤的好去處。
你沒有看錯喔! 那是綠島 ~
風景秀麗當然也要多拍一些照片留念啦!
怎麼拍不膩,因為總有千變萬化的山稜線和浪濤。
「迦路蘭社」是台東縣著名的阿美族部落,是wawan的分社,
最初wawan社的人每日在部落附近的溪裏洗頭,
阿美族語karon(洗頭)加上an(場所),拼起來就是「kararuan」,
意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
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因迦路蘭休憩區鄰近小野柳風景區,
因此延續著綺麗的風化、海蝕景觀,
奇形礁岩星羅分佈,海岸線條紋路特殊,
加上遊憩區腹地相當廣大,
無視覺障礙,草地柔軟,
如今已成為東海岸必遊之地。
用漂流木圍成的柵欄,既環保又美觀,是典型的生態工法呢!
瞭望台下方休息區不僅可以遮陽還可以欣賞到美景,
不過今天天氣炎熱,許多遊客都躲在這裡...
沒位子可坐著休息的我們也只能默默離開啦!
除了欣賞自然美景之外,
園區內也有不少由漂流木所組成的裝置藝術品。
裝置藝術作品 - 「與風合唱」
每一個裝置藝術作品旁都有立牌講解 ~
園區內設有觀景台及投幣式望遠鏡,
想看更遠的景色嗎?
透過這台投幣式望遠鏡就能如願啦!
園區內也設置了不少像這樣的觀景木椅,
但是因為太陽太過強勢,幾乎沒人願意坐在這些椅子上。
下方明顯就是海蝕岩岸了 ~
這裡超好拍的,難怪大家都忍不住一直按快門。
FB的旅遊介紹專頁就是在這紀錄美景的 ~
有隻鐵線上面沒有石頭,不知道是掉了還是怎麼了,感覺有點危險。
簡單的漂流木裝置藝術就能營造出唯美浪漫的景致 ~
不遠處聚集了不少的遊客在拍照留念 ~
偶V說要繼續當假網美。
這個像是發芽米粒的裝置藝術作品很特別吔!
從中間的窗戶往外看還能看到美麗的海景。
窗戶形狀的設計讓人想窩在裏頭當文青看書。
這個發芽米粒的裝置藝術作品是「在海邊看書,好嗎?」
其實小磨菇也很想坐在這裡看書發呆,
但天氣炎熱,保證會中暑,還是算了...
我們還是在這邊拍拍照就好了。
而這個應該是鯨魚吧!
這兩人會不會太跨張了點 ~ 是太熱還是沒睡飽阿...
偶V直接躲在陰影裡不想出來。
坐在鯨魚上享受這難得的悠閒時光 ~
偶V 妳想對鯨魚做什麼?
咋看之下還以為是一根「狗骨頭」呢! 哈 ~
迦路蘭遊憩區有一大片草坪、休憩涼亭、
解說站、觀景台,以及數個裝置藝術品,
不但提供了東海岸旅行的休息站,
也是個相當適合拍照留念的景點,
值得遊客們停下來欣賞和體驗它的美。
迦路蘭是一個很富有原住民風情的遊憩區域,
這裡不僅是個休息站,也是個適合拍照留念的景點,
但 ~ 陽光也是很熱情的,所以要做好防晒措施喔!
107.7.28.在迦路蘭遊憩區欣賞美麗的景致
台東-迦路蘭遊憩區
電話:089-280313
地址:台東市富岡漁港往北走1公里
(台11線157.7公里附近)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收費/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