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古橋」及「牛欄河親水公園」
是新竹縣關西鎮的重要觀光景點,
東安古橋橫跨牛欄河兩岸,也簡稱為「東安橋」,
於2009年6月10日正式公佈為古蹟建築,
一直以來都是關西街區與東安里的重要連絡道路,
屬於關西鎮中山東路的一部分,
河畔邊就能欣賞到那五孔石砌拱橋的建築美感,
沿著牛欄河兩岸及東安古橋的
上下游打造為牛欄河親水公園,
遊客可以在親水公園散步、拍照,
享受那十分優靜的景緻。
牛欄河親水公園是沿著牛欄河兩岸所打造的親水公園,
有沿著溪水的優美步道、涼亭、木造橋樑以及植栽。
離開尖石-紅薔薇景觀花園後,
我們來到關西的牛欄河親水公園,
聽說,午後總是有不少人來這裡散步,
重點這裡還是IG熱門的打卡景點之一呢!
初秋的下午來牛欄河親水公園還有點熱,
可能是紅薔薇景觀花園在山區感覺比較涼爽,
所以下山回到市區一時之間還有些不適應。
牛欄河親水公園景色優美,
河畔兩旁綠樹成蔭,
剛好能讓旅人,散步兼賞景。
牛欄河親水公園水域是座生態池,
魚類約有25種,屬溪流常見物種,
生態池裡豐富的水中生物資源,
採用魚梯魚道復育槽及保險絲來保護。
河畔兩旁綠樹成蔭,一到秋天,
欒樹開花了,紅色和黃色的小花掛滿枝頭,
一朵朵豔麗的花朵迎風招展。
河畔的步道平坦寬敞,河岸風景優美!
魚梯的設計,顯示了對生態的重視。
河道中流水潺潺,聲響清脆。
靜靜漫步欣賞河畔風景~
青山綠水、欒花綻放,猶如置身於世外桃源中。
牛欄河整理的很乾淨,
可以看見附近居民到此散步。
午後的陽光照射在牛欄河上,波光粼粼。
沿著河岸步道漫遊,
就可以看到又名彩鳯橋的東安古橋。
東安古橋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8年(西元1933年),
當時興建的目的為連結關西街區與東安里,
初期以木造便橋為主要結構,
無法抵擋突如其來的大雨或暴漲的牛欄河溪水,
於是地方仕紳聘請日本專業技師設計,
由當地知名的石匠李鎮帶隊砌築,
終於完成這座堅固的東安橋。
這座日據時期所建造的古橋,
最大的特色,就是取當地著名的方解石建造,
每一塊橋石都有不同色澤及紋理,
所以橋型頗為特殊,再加上日月的風霜,
愈感覺得出古橋的堅固。
東安古橋是關西地區最具有歷史文化
與典雅外觀的罕見五拱橋。
東安古橋整體感覺雄偉又壯觀,
雖然看得出歲月的痕跡,
但也愈感覺得出古橋的堅固。
置身在橋下,仰望天光下的狹小隙縫,
有種也回到那年代的時空錯覺⋯⋯
比較特別的事,兩邊的橋墩不太一樣?
原來在2002年,東安橋因橋墩有被掏空的疑慮,
當時的關西鎮公所正評估要拆除重建,
但因一位八十多歲的彭義榮老先生,
拿著一張老照片,說明舊橋墩仍然安好無缺,
掏空部分為水泥外層,使東安橋幸運保存下來;
於是在一旁建仿古的新東安拱橋。
新舊的差別就在下面水泥柱,
舊的有白色水泥,
新舊兩橋剛好是橋面來回對向車道。
雄偉的石橋搭配河畔風景,甚是迷人。
兩座緊臨的新舊橋,
也看出兩橋的橋墩造型不同,
由此角度更能看出幽雅的拱形與石塊結構造型。
東安橋,這一側是新建的橋,
一樣是五孔的拱橋,
外觀也有石砌橋的味道。
河岸旁說明牌特別述說著
牛欄河豐富的水中生態與物種。
過了東安橋,繼續沿著親水公園往上游步行,
跨越建構於河道上的步道,緩慢向前。
前方有一座小巧的拱型橋~
走上木橋到河的對岸去,
雖然是木造的橋身,但是十分的穩固。
以木橋為界,
牛欄河的上下游河床寬度差異頗大,
而親水公園也以木橋為界,
公園只在木橋的下游河段。
在木橋上,也可以看到東安橋就在下游不遠處。
河岸規劃完善的步道,
閒適的環境很適合來散步。
魚梯沖下來的水使得整座魚梯都是白色的水浪,
加上隆隆水聲,有點熱的午後好像因爲它而變涼了。
河中魚鳥群聚,生態頗為豐富。
沿著步道走又走回東安古橋這兒了~
走在橋下,見上頭行駛而過的車輛,
這裡有種隔絕塵囂,來到另個時空的感覺。
東安橋屹立在牛欄河上,
古樸典雅的造型讓人著迷。
河畔綠樹青翠,垂柳搖曳,
潺潺而過的清澈溪水往山那頭流去,
磨石子復古造型的河欄,
河岸景色相當優美。
牛欄河親水公園佔地超廣,
帶著愉快的步伐、愉悅的心情,
觀賞河岸風情,享受著綠意盎然,
享受著古蹟之美,悠閒享受秋日之美。
108.10.06.漫步於牛欄河親水公園
景點資訊~
地址:新竹縣關西鎮東安里
交通:
(Google Map搜尋牛欄河親水公園或東安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