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小磨菇會來到咱桃園縣的忠烈祠文化館,
欣賞那忠烈祠的 “ 歷 ” 與 “ 美 ”,
還真得是托了偶 V的福氣唷!
要不是偶 V這次的暑假作業中,
有一面的作業是要探訪
咱自個的家鄉這塊土地上有文化歷史的建築物,
小磨菇可能還真得不知道位於虎頭山環保公園下方,
有個歷史悠久的桃園神社的存在,真是汗顏呀!
而小磨菇也在這次的巡禮中發現了一些些的典故,
其中 ......
其實這桃園忠烈祠文化館還有一個名稱,
那就是 - “ 桃園神社 ”,
而其典故是在日治時代末期,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日本政府為了團結人心,
在台灣、朝鮮等殖民地大肆興建神社,
而在日本統治台灣的五十年間,
官方與民間先後共建造了大小神社兩百餘座,
其中五十餘座為末期所建。
這些神社是日本政府用以團結日本國民,
鼓舞其獻奉的精神象徵,
桃園神社也就是在這種氣氛下,
於1938年 ( 昭和十三年 ) 所建;
是台灣目前僅存最完整的日式神社建築。
台灣光復後, 1972年中日斷交,
政府曾擬下令拆除神社建築,
但桃園忠烈祠的神社建築
因改祀中華民國的殉國志士,逃過一劫,
並更名為 「 桃園縣忠烈祠 」。
老公將愛車小ㄠ停好之後,
我們順著神社的階梯緩緩而上,
第一眼看到的景物就是這 - 「 鳥居 」,
「 鳥居 」是神域範圍出入口,
如同台灣傳統廟宇牌坊;
神社常有一座或數座鳥居,
最大一座常立於參道起點,
在神社建築中,鳥居為最具地標性
及標示入口意向及區分內外的作用。
小磨菇當然也要來和「鳥居 」合照一張囉!
兩旁還有這可愛的「 石燈籠 」 ~
鳥居+石燈籠超級日本風的唷!
而這石燈籠也亦稱為 「 獻燈 」 ~
多由氏子及崇敬者獻納,並於夜間點燈,
多安置參道兩側,以對稱排列。
走吧! 跟著小磨菇往神社裡頭去瞧瞧 ~
小磨菇在鳥居前方一旁
發現了這塊修繕工程完成紀念埤,
在大緻看過一遍後,
就可以了解其中的過程了。
在修繕工程紀念埤的後方,
則是忠烈祠整個園區的簡介圖,
而且介紹的非常清楚喲!
而桃園忠烈祠的開放時間為下 ~
走過鳥居之後,左手邊有個小徑,
我們順著小徑走進入了這「手水舍」。
手水舍亦可稱為「水盤舍」、「水屋」等,
其功能是為參拜者進入神社前,
需先行洗手漱口,得以清淨身心。
親愛的老公用新買的數位相機拿小磨菇來充當模特兒照照相 ...
從手水舍走回主步道前,所看到的美景,
這長長的階梯為參拜者所行走之路線,
又稱之為「 參道 」。
「 社務所 」其用途是作為:
神職人員處理日常事物、休息、齋戒、沐浴之用,
但是,現在這社務所是講解員及義工們的休息室,
所以不能進入參觀,只能在外頭瞧瞧。
這是偶 V 請她那老爸幫她照的相片 ~
剛好可以貼在暑假作業上,
證明自己真得有來到桃園忠烈祠,絕對不是亂亂寫。
這張是不是很有古樸之風的味道呀!
還有這英姿煥發的 - 「 銅馬 」 ~
這銅馬以青銅製造,
腹部刻有代表桃園神社社徽之菊花形紋樣,
但是,紋樣已遭磨損破壞,所以無緣看到。
在小磨菇踏上參道的階梯前,
回過頭來看看剛剛走過的路 ......
在參道上有一對高麗犬在這兒守護著 ~
高麗犬 ( 又稱狛犬 ) 是守護神社的聖獸,
與台灣寺廟的祥瑞獅作用雷同。
我們慢慢地走到忠烈祠最重要的地方 ~
在入口處 ( 中門 )的上方,
還掛著「 國魂 」與 「 英烈千秋 」的牌匾,
就知道這些為國貢獻的烈士們是如此的偉大。
※中門與鳥居代表著同等意味的建築機能,
均能以界定神社不同空間屬性的建築構造物。
枅垣與透塀 ~
用以劃分不同空間屬性與層級的構造物,
可適時遮蔽直視本殿的視線,
以避免冒瀆了神威。
通過了中門之後,
看到了前方有一 「 拜殿 」,
拜殿為一般朝拜者列隊祭拜的空間,
是全區面積最大的社殿,
左右兩側的附屬空間為「神饡所」與「祭器庫」。
偶 V在拜殿裡照了這一張的相片 ~
聽說好像不能在裡頭亂亂照,否則會 ....
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得罪了眾烈士們。
因為兩旁分別放置了許多烈士們的牌位,
所以小磨菇不敢亂照,只好暫時把相機收起來。
偶 V 看到下圖中的這樣東西之後,
就一直問小磨菇這是什麼???
可是,人家小磨菇也不知道,
也無法給咱家的偶 V 一個滿意的解答,
所以只能請她不要再問小磨菇了,
不然再問下去也沒結果,只會吵人 ......
但是小磨菇有一個直覺那樣東西
好像是用來插香的香爐,不知是否有猜對?!
位於拜殿後方的 - 「 本殿 」 ~
又稱 「 神殿 」,位於高台之上,
這與祭拜程序有關,
一般參拜者只能在拜殿祭拜,
唯有主祭者才能進入本殿,
所以我們這些一般的遊客
與參拜者是不能隨便進入的。
在大致的參觀拜殿及本殿之後,
我們便往下方的園區去走走看看,
走著走著,來到了忠烈祠文化館的管理員室這兒來 ...
這裡一樣是不開放給遊客們進入參觀,
所以我們也只能從窗戶外往裡看頭看看 ...
從這些建築物的樣貌,
不難看出這些建築物是多麼的年代久遠,
也讓我們見證了歷史的軌跡,
欣賞到建築的優美,
還好當時政府並沒有拆除它,
否則現今小磨菇又怎能來參觀。
在管理員室的外頭空地上有棵盤根錯節的樹豎立在那兒 ~
炎熱的天氣實在讓人吃不消呀!
這大熱天,還要走出戶外,真得是一件苦差事,
若不是為了偶 V的暑假作業,
小磨菇肯定不會在的炎炎夏日的白天出門,
不僅會汗流浹背、全身黏膩膩之外,
還有可能會晒成黑人吔!
所以在小磨菇帶著偶 V參觀完整個忠烈祠之後,
就決定要打道回府 .....
不然再繼續在外閒逛,肯定會被烤成人乾,
就在往回走的另一條小徑上,
小磨菇意外的發現了這個石碑,
這石碑上還雕刻著昭和十三年九月吉日的日期,
莫非這塊石碑是昭和時期所佇立的???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就歷史悠久了。
離開前,把象徵日本神社的二大建築物 - 鳥居與石燈籠一同入鏡。
小磨菇在簡介上有看到一篇
如何區分日本神社和忠烈祠的講解,
現在小磨菇就為大家分析 ...
日本神社:
是以祭拜日本天皇祖先神為主之場所,
日治時期矗立於台灣土地上作為殖民統治者之工具,
用以教化殖民地台灣的人民。
忠烈祠:
是以祭拜為中華民國捐軀烈士為主之場所,
在台灣光復後,以桃園神社建築本體,
改祀為中華民國犠牲之烈士。
2013.07.14.到桃園神社(忠烈祠文化館)參訪
桃園神社 ( 忠烈祠文化館 )
開放時間:每週一至週日 ( 例假日照常開放,全年無休 )
AM 08 : 30 ~ PM 16 : 30
票價:免費參觀
洽詢專線:( 03 ) 332 - 5215 桃園縣政府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
地址:桃園市成功路三段200號
網址: http://www.tycg.gov.tw/site/bureau-index.aspx?site-id=055
GPS : W25.006148 , E121.324623
交通資訊:中壢客運 127 路市區公車或桃園客運市區公車 105、125 線,在榮民醫院站下車,往虎頭山方向步行約 10 分鐘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