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用飯店自助早餐後 ~
我們前往雲南的藏族聖地 - 「噶丹松贊林寺」,
它又稱歸化寺,位於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
是公元1679年五世達賴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
它不僅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
被譽為『 小布達拉宮 』;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
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
從飯店到松贊林寺景區的車程大概只須八分鐘左右,
所以我們很快的就抵達了這松贊林寺景區。
以藏族的歡迎方式來迎接各位旅客 ~
也因為我們很早就來到了這松贊林寺參觀,
所以在這售票大廳內,都沒有看到其他的遊客吔!
大廳上方的天花板非常地特別唷!
就連一旁的商家都還沒有營業 ~
但是掛在牆面上的這幅刺繡畫,就吸引了我們這些團員們來欣賞。
當導遊買好門票後,我們準備去松贊林寺參觀囉!
松贊林寺景區的導覽圖 ~
也因為松贊林寺景區的範圍很廣,
所以我們必須搭乘景區內的環保車前住。
車子在景區內行駛著,大約十多分鐘的車程後,
小磨菇從車窗看到了這被譽為「小布達拉宮」的松贊林寺出現在眼前囉!
為什麼這噶丹松贊林寺會有「小布達拉宮」的稱號呢?
原來是噶丹松贊林寺建在山坡最高處,坐北朝南,
底下有一間間的「康倉」拱衛著,四周有一些破破落落的土房,
最下面還有一排店家,層層疊疊,蔚為氣勢,
所以才有此稱號,松贊林寺也是中甸郊區有名的寺廟。
好壯觀的松贊林寺喔!
下了環保車後,每個人都被這景象給吸引住了,
那當然也包括小磨菇在內,
所以大家都拿出包包裡的相機來補捉這壯觀的松贊林寺,
小磨菇自己先來獨照一張吧! 嘻 ~
再叫技術不佳的偶V幫我和老公兩人合照一張 ~
賣著藏族小吃的生意人,正在準備食材要來做生意囉!
跟著導遊的腳步,我們走向了松贊林寺的主入口處。
寺院屋頂 ~
噶丹松贊林寺的正門入口處 ~
獨具藏族風格的窗戶 ~
大門入口處上方天花板彩繪得五彩繽紛 ~
進入松贊林寺景區後~
由專業的景區導覽人員為我們大家做介紹。
該寺將藏式與漢式建築特點結合於一體。
該寺有6個主要建築,設有8個康村。
該寺的大門位於山腳下,從大門到主殿共有146級石階梯。
話說清康熙年間,西元1674年,
蒙古和碩特部打敗了麗江木氏土司的勢力,
佔領建塘(中甸古城)一帶,
當時蒙古、西藏達賴與清政府互為友好關係,
便將建塘一帶獻給達賴五世。
格魯教派在麗江木氏土司時代就已在迪慶地區弘揚佛法,
但與原先在此地傳教的「白教」噶舉派相衝突,
後來因為黃教勢力戰勝,白教寺廟遭到摧毀,
並在原地興建了所謂的「藏區十三林」,
噶丹松贊林寺便是其中之一。
十年文革浩劫前的噶丹松贊林寺,
據說曾有八大「康倉(參)」
(也就是僧院,作為各教區僧人的修練所)
和西蘇、覺廈(大殿的兩所行政機構)拱衛兩大殿周圍,
以及五百多所僧舍林立期間,下方還有城垣圍繞,
並設置望台、哨樓、碉堡等,儼然是座佛界堡壘。
大家都在認真的聽講解員的介紹 ~
噶丹‧松贊林寺 寺院全景圖 ~
吉迪康參 ~
吉迪康參始建於清康熙年間,
因歷史上該康參的主持曾有帕巴拉格列朗杰担任過,
故又名西藏昌都康參;
解放以後,因康參裡面的僧侶大部分來自於 -
建塘鎮孜尼、吉迪和格咱,故名吉迪康參。
康參大殿內供養有釋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師、三怙主等金身佛像。
松赞林寺雖然占地較大,但是遊玩線路比較簡單,
進了寺門後是一條146個台階的陡坡,
一鼓作氣爬上去後就到了主殿前的廣場,
站在這裡可以遥望香格里拉縣城。
不過在海拔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
還是要控制一下這種劇烈運動,慢慢走上去吧!
況且我們還要聽講解員的介紹,
所以不能隨便亂走,以免沒聽到重點。
位於階梯旁的 - 卓康參 ~
卓康參,意為納西康參,是松贊林寺八大康參之一。
象徵八瓣蓮花第六瓣,原為麗江木天王所建,
是上江、金江、虎跳峽、三垻、麗江等地納西族必拜之康參。
爬到這兒,都快上氣不接下氣了,真得很喘吔!
還是坐在一旁的階梯休息一下吧! 不然肯定會休克 ....
此時,專業的講解員正在介紹著藏族的天葬、水葬、塔葬及土葬等區別,
其實小磨菇早在兩年前就曾經在網路上看過藏族的天葬儀式,
雖然很可怕、很血腥、很不可思議,但 ~ 這就是藏族天葬,
也是藏族人們心中最高等級的葬禮方式。
山下的美景 ~
湛藍的天空 ~
不知幾公里外的農家 ~
未完待續 ~
麗江、香格里拉之旅 - (31)
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松贊林寺」(下)
2013.8.6.參觀藏傳佛教寺廟-松贊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