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德森有機農莊後,
我們順著山區的道路行駛著,
突然間,眼前出現了一大片的金針花花海,
真是讓人感到無比的興奮,
真想馬上跳下車衝去那金針花海中,
但是,這裡的遊客非常的多,
要停車還真有點不太容易,
所以小磨菇還是乖乖的等老公將車子停妥後,
才下車去....
此時,早就有許多的遊客們都在金針花海裡拍照留念囉!
那麼,小磨菇也要在這50%盛開的金針花海裡照張相留念。
夏末秋初,農人趕忙採收成熟的金針花蕾,
那些來不及採摘的,就任由花開,
成為遊客愛戀的片片花海,
讓金黃的花海舖滿整個山頭,
用歡樂忘憂的花語,迎接您的到來,
小磨菇今年來了,但 ~
卻沒有那福氣可以看到那
金黃色的花海舖滿整個山頭,可惜呀!
一時興起,小磨菇和偶V母女兩人
在金針花海間玩了起來,
兩人在比看誰跳的高,誰知越跳越上癮....
還擺出了各種不同的姿勢,
只純粹是為了好玩而已,
其實我們母女倆人還玩的蠻高興的喲!
富里鄉六十石山是台灣三大金針山之一,
種植金針面積約200公頃,
每年8~9月是金針的盛產期,
(6、7、10月為少量生產)。
金針又稱「萱草」、「黃花菜」,
屬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強韌而耐候,根系很長,可牢牢地抓住土石。
金針全株均有利用價值,
花蕾採收後可做生鮮蔬菜食用,
乾燥加工後可做就成了金針乾;
近來年,農人以有機肥覆蓋金針幼莖,
培育出脆嫩爽口的「碧玉筍」,
也是一道令人讚不紀口的佳餚。
雖然現在的花況只有將近50%左右,
就已經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上山來,
那麼大盛開時,不就有更多的遊客上山來賞花 ...
既然都已經來到了這六十石山欣賞這金針花海了,
那就要多照一些美美的照片回去慢慢欣賞留念囉!
偶V妳在那兒比什麼呀?!
小磨菇完全看不懂吔!
聽說昨天下午時,還下了一場午後陣兩,
而現在天氣看起來也有點陰陰的,不會下雨吧!
小磨菇心裡不斷的在祈禱,
千萬別下雨,不然就不能賞花囉!
小磨菇和老公在金黃色的金針花海裡合照 ~
結果,幫我們照相的偶V不知在說啥?
讓我們兩都不約而同的笑了出來。
自己在來張獨照 ~
也和偶V開心的合照一張 ~
一旁的商家後頭正在晒著那金針 ~
親愛的老公將車子開往上方的停車場那兒停放,
而小磨菇則是慢慢散步著往上走,沒有坐車車喲!
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到的景緻 ~
再幫偶V特寫一張 ~
在停車場那有這看板介紹六十石山的唷!
六十石山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
與赤柯山同屬海岸山脈的西側山林,
海拔約在800至1000公尺之間;
而「六十石山」之名由何而來?
據說有以下三種說法:
其一,日據初期,有移民在西南山麓開墾種植水稻,
發現每甲地可收成60石
(容量單位,10斗為一石,音:ㄉㄢˋ)的稻穀,
比其他地區的40~50石為多,因而得名。
其二,拓墾初期,環境困阨,
收成不佳,全山一期農作僅得60石;
其三,日據初期,有人登頂,見巨岩錯落,
數有60之多,遂稱之為六十石山。
各說法雖然持論不同,
卻也言之成理,然而時代更迭已久,
休難以考證何者為是,何者為非,
不過,版本雖多,
卻也加添了六十石山的故事性和想像空間。
我們爬到黃花亭的上方來看看周遭的景緻 ~
如果金針花都盛開的話,
在這兒一定能看到那美麗的花海景象,
一定是美不勝收,不須此行囉!
而且這裡也會是大家爭相拍照的一個好景點位置喲!
(可惜,小磨菇只看到綠油油的山頭,沒看到金黃色的花海。) @ @
六十石山位於花東縱谷最狹窄、地勢最高的地帶,
擁有非常開闊的視野。
從這裡遙望花東縱谷,
不論往北或往南,都可以看得非常遠。
在離開六十石山時,
在路旁看到農人正在採收金針 ...
這次來到六十石山沒有預期的花海可看,有點小失望 ...
希望來年如果還有機會的話,
小磨菇一定要再來看看,不然有點不甘心吔!
也希望下回可以看到那盛開的金色花海-金針田,期待 ~
2014.08.09.六十石山賞金針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