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花蓮漫活之旅本來沒有安排遊覽「月洞遊憩區」,
但在陶甕百合春天享用完美味的原住民無菜單創意料理後,
我們是要去最近才剛開放的「親不知子斷崖」欣賞海上古道的說,
誰知道~ 我們往北開的時候,剛好看到「月洞遊憩區」在路旁,
想說我們每次經過都不曾進去,於是就臨時決定下車遊覽啦!
月洞遊憩區位在海岸公路台11線65K旁,非常容易看到的。
神秘的天然洞穴:月洞遊憩區
位於花蓮豐濱鄉,
在石梯坪之南距港口村約一公里,
是一個天然的鐘乳石洞穴,
也是港口部落原住民眼中的一塊淨地,
洞中有積水成湖大約五公尺,
湖水會隨著月亮盈虧而漲落,
所以稱作「月洞」,又名「月井」,
也是阿美族人祈雨的遺址。
石頭上有簡單的介紹月洞,主要是說:
原住民習稱「月亮之井」,簡稱月井,
月洞為自然形成,是一個封閉的岩洞,
洞內泉水自岩汨出,無進出口,
而有潮汐現象蔚為奇觀,
且洞內有鐘乳石形成,蝙蝠成群,
堪稱為戶外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入口處有艘木船可供拍照使用 ~
偶V 妳是要出海捕魚了是嗎? 在測風向呀!
欄杆都有這種石頭魚裝飾,蠻可愛的,別具巧思!
在木船這裡還可以欣賞太平洋美景呢!
也能看到下方停車場 ~
月洞奇觀的石碑是觀光客最喜歡留影打卡的景點 ~
小磨菇和偶V 母女兩人合照留念 ~
也幫老公獨照一張 ~
這裡有廁所,商店內賣一些紀念品、咖啡、小點心,
因商店販賣的紀念品特殊,不供遊客拍照,所以就不拍了。
旁邊有木製桌椅能夠坐著欣賞風景 ~
再來就是走到售票亭購票入園啦!
門票一張$100元,包含搭船參觀及解說費用。
循著步道走往月洞登船處 ~
來到月洞登船處時,
已有大排長龍的遊客正在等待登船遊覽,
排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
就聽到前方的遊客說大概還要再等一個小時,
天啊! 還要等那麼久喔!
早知道就不來了啦! 但票已買來不及了...
於是小磨菇和老公輪流排隊,輪到老公排隊的時候,
小磨菇就到一旁的觀景亭去欣賞太平洋美麗的海景啦!
觀景亭是欣賞美麗海岸線及拍照的好地方 ~
海天一色的太平洋,真美!
等了半小時候後,我們才又往前走了一小段,
但離登船處還有一段距離,看樣子是有得等了,
遊客須知上雖然禁止交談出聲,
但其實沒這麼嚴格啦!
畢竟解說員需要解說,我們遊客有問題也會發問...
所以只是須要低聲談話就行了!
蝙蝠解說 ~
月洞內曾經記錄到蝙蝠種類有三種:
台灣葉鼻蝠、摺翅蝠、台灣小蹄鼻蝠。
蝙蝠是唯一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
由於「蝠」與「福」同音,
中國人喜歡把蝙蝠當成「福氣」的吉祥象徵。
又等了莫約二十分鐘才快到登船處這兒 ~
想入洞探秘參觀,必須搭乘由專人遊駛的小船,
藉由船上導覽員的照明燈光解說遊賞。
船的座位有八個,加解說人員九個人,
船頭有手電筒可以照,是坐最前面的人可以控制的。
我們排隊等待了大約70分鐘才輪到我們 ~
月洞海拔高約八十公尺,距離海岸約八百公尺,
洞口高約二十五公尺,洞穴全長約一百七十六公尺,
造型十分獨特,洞內幽暗神秘且洞中有水,
鐘乳石、石筍、魚頭化石、燕窩化石、蝙蝠群...景觀佈滿。
月洞為天然洞穴,
洞中積水成沛湖約五公尺左右,
水是淡水,且會隨著月之盈虧而漲落,
山洞中有左右兩洞穴,左方洞口較大,
可深入約五十公尺,上方尖狹。
上方岩壁上「蝙蝠」倒掛 ~
導覽員叮嚀可以不用閃光燈拍照,必須安靜,
抬頭觀看蝙蝠群時,不要張口,
小心排泄物落入你口中。
鐘乳石 ~
鐘乳石的形成,
當地下水穿過周圍的石灰岩滲入洞內,
二氧化碳將石灰岩以碳酸鹽形式溶解,
水滴暴露於洞內空氣中,蒸發後,
碳酸氫鈣變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礦物方解石,
若干方解石沉積在洞頂水滴不斷滴落,
方解石不斷累積,
形成由洞頂炙懸掛下來的冰柱狀鐘乳石。
月洞解說,採先左後右。
洞內超暗,加上船身會有點晃,
這裡一般相機超難拍出清晰照片,
更不用說小磨菇用手機拍照能拍出多好的照片了...
鐘乳石的生成非常不易,
每年大概只會生長幾公釐,
為了不影響鐘乳石的發育,
純粹觀賞就好,可千萬別用口觸摸洞內石壁。
右方洞穴較短,約四十公尺。
月洞,傳說湖中有許多鱸鰻,
有一隻重達10餘公斤是所謂的千年鰻,
當然未能得見。
雖然洞裡參觀時間是短短約十多分鐘,
不過在台灣就能欣賞到大自然的奇妙地質景觀及生態,
真是蠻特別的體驗!
106.8.26.遊覽月洞遊憩區
月洞遊憩區
電話:03-8781022
門票:全票$100元 / 半票$50元
營運時間:09:15~16:40(農曆年除夕為公休日)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坪53號(台11線65K處)